• 学校首页

  • |
  • 首页

  • |
  • 院系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各系简介
      • 电力系
      • 自动化系
      • 智能电网系
      • 电工基础教学中心
  • |
  • 师资队伍

    • 高级职称
      • 正高级
      • 副高级
    • 中级职称
    • 初级职称
  • |
  • 本科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精品课程
    • 品牌专业
    • 实验示范中心
    • 专业实验室
    • 毕业设计管理
    • 工作量统计
    • 制度文件
    • 相关下载
  • |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学科
    • 硕士学科
    • 培养方案
    • 导师队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制度文件
    • 相关下载
  • |
  • 继续教育

  • |
  • 科研工作

    • 科研平台
    • 校级创新团队
    • 学术活动
    • 制度文件
    • 相关下载
  • |
  • 党建工作

    • 组织结构
    • 规章制度
    • 党建动态
    • 党风廉政
    • 支部风采
    • 理论学习
    • 工会工作
    • 常用下载
  • |
  • 团学工作

    • 通知公告
    • 奖励资助
    • 青年活动
    • 相关下载
  • |
  • 就业服务

    • 通知公告
    • 就业创业政策
    • 专场招聘
    • 相关下载
  • |
  • 智慧储能研究院

  • |
  • 规章制度

    • 本科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
  • 监督反馈

    • 电话
    • 邮箱
  • |
站内搜索
  • 学院简介
  • 历史沿革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各系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一、概述

电力学院是1994年由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原内蒙古电管局)联合创办、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2005年,由内蒙古人民政府主持,实质性并入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数次学科专业整合后形成现在的电力学院。

学院现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电气工程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为首批新工科专业、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学院建有大规模储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电力系统智慧控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机电控制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智慧能源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大规模储能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部级科研平台,装备有区内高校先进水平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和自动化控制仪器设备。实验室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

学院设有自动化系、电力系、智能电网系和电工基础教学中心、实验中心5个教学单位和4个行政管理部门。在岗教职工90人,在校本科生1760人,硕士研究生319人。

建院30年来,学院持续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5万余人,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电力能源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历史沿革

1958年电机系线581班开始招生。1983年电气系成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招生。1994年电力学院获批成立,陆续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火电厂集控运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自动化、英语等专业。2005年电力学院实质性划归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开设专业调整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2010年开设专业调整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2013年开设专业调整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2020年新增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三、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83人,其中教授(正高工)13人,副教授(高工)3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58%;博士36人,硕士32人,具有博硕士学历占专任教师82%。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8人(含外聘导师20人)。17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6入选“英才兴蒙工程”。1人获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领军人才称号,1人获自治区“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学院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学院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多措并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近五年,共引进博硕士青年教师27人,其中博士14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3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刚性引进外籍院士1人,柔性引进知名教授3人。

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和教学团队建设。组建有5个重点学科团队、6个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1个英才兴蒙工程团队、1个教育厅创新团队。其中,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控制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

四、人才培养

学院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具备了本、硕、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装备有区内高校先进水平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实验室和分布式发电与微网实验室。建立了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10多个,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校级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4个。已初步建设成为自治区电气及控制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基础应用研究与开发基地。

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有开放性科技创新实验室。近五年,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1项,获国家级科技创新类竞赛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0余项。

每年有数十家大型企业到学院举办专场招聘会三四十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区内外各大央企或国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保持在自治区高等院校前列,很多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

五、教学、科学研究

近五年,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示范课程19门,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等教学改革项目46项,获自治区级、校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7000余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或重点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60多篇,出版高水平专著16部。

五、对外交流

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相关院校开展合作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院进行学术交流,每年承办大型学术会议、举办高端学术报告会20余场。同时选派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高校深造,选派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开展2+2、3+2、2+1联合培养。


                     数据更新于2025年5月




版权所有: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
电话:0471-3602300 传真:0471-3602300